行業資訊
貿易戰陰云密布中國電商市場依舊堅挺,預計今年增速達到20%-30%
關稅問題給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合作增添了諸多變數,一些正在進軍中國市場的美國品牌應該如何應對風險,這又會給它們帶來哪些影響呢?在本月 23 號最新一輪的貿易緊張態勢中,中國宣布實施關稅反制措施作為對美國的回應。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要求美國公司要立即尋找中國的替代品。但阿里巴巴發布的季度數據卻表明,在貿易上與中國為敵并不明智,至少零售業如此。
近期,關于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和中國方面的負面消息紛至沓來。據 CNN 等多家媒體報道,中美貿易摩擦給全球市場帶來了諸多問題。其消極影響廣泛存在,但在各行業之間的影響不盡相同。美國農業遭受了重創,但因為部分額外關稅成本已經被兩國間貨幣匯率變動所抵消,消費品產業的影響并不明顯。
除了貿易和關稅問題,中國經濟正在放緩。更準確地說,中國的經濟增長高峰期已經過去。但根據官方統計,2019 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強勁勢頭,增速預計達到 6%。此外,中國香港抗議者近期走上街頭,抗議活動從最初的反對引渡法案已經演變成對香港政府和警方的不滿。這種情況是否會破壞零售市場呢?
答案是否定的——中國大陸才是電子商務的主要市場,而不是中國香港。
伴隨如此多的負面消息,阿里巴巴的季度業績報告大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其電子商務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長 54%,凈利潤增長了一倍以上。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依舊炙手可熱,政治和經濟摩擦都沒能帶來什么負面影響。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盡管中國經濟已經不在高速發展階段,但是今年的經濟數據依然亮眼。雖然存在關稅問題,但個人消費水平的增長和匯率變化會抵消部分損失。
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里,消費支出往往超過 GDP 的整體增長。預計 2019 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6% 左右,但零售業增長將達到 8.3%。
電子商務的增速將會超過消費者支出增速,今年中國電商市場增速將達到 20%-30%。并且阿里巴巴并不是唯一的受益者,京東同期的季度收益也增長了 23%。
中國電子商務平臺已經找到了新的增長點。中國約 70% 的人口生活在三線城市或更小的城市,這部分人群有迫切需求升級生活方式,卻受限于地方實體購物設施。例如今年的 618 促銷活動中,阿里巴巴從這類人群中收獲了 3 億新用戶,三級城市及更小城市用戶的消費額比去年 618 增加了一倍多。同樣,阿里巴巴和京東在 o2o 市場上的擴張仍繼續領先整個市場。
政治因素和風險系數有時會影響資本投資、大宗商品交易和金融產品,但卻很少會影響到大眾的消費需求。
來源:白鯨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