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中科曙光等五家公司被美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進口將受限
美國當地時間6月21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5家中國科技公司列入“實體名單”,分別是中科曙光、天津海光、成都海光集成電路、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和無錫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
美國商務部表示,這些公司“構成了參與違反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的活動的重大風險”。
被納入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產業安全局(BIS)的實體清單意味著:沒有BIS的許可,美國企業不得給清單中的企業或個人供貨。如果BIS認定向清單中的實體供貨(產品+技術轉移)有損美國國家安全或者外交政策利益,將拒絕頒發出口許可證。


五家科技公司里有四家公司或與中科曙光研發國產x86 CPU(中央處理器)有關聯。
中科曙光(603019.SH)是中科院計算所走出來的高科技公司,主要研發超級計算機,也生產通用服務器和存儲設備。中科曙光研發制造了中國第一臺性能超過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星云”,“星云”在第35屆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中排名第二,是中國超級計算機研發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天津海光,全名海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中科曙光是其最大股東,控股36.44%(2018年年報數據)。成都海光集成電路、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則為天津海光控股子公司。海光系列公司覆蓋了芯片設計、制造和銷售一整套環節。
中科曙光投資天津海光主要為了研發國產x86 CPU。天津海光設計了“禪定”x86 CPU,但這種處理器的IP授權來自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AMD)。
2016年,AMD與中國天津海光先進技術投資有限公司(THATIC)簽訂技術許可協議,授權其x86和SoC
IP用于芯片開發,AMD獲得了價值2.93億美元的許可費和版稅收入。這份合作對當時處于虧損的AMD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也利于急于想進軍x86
處理器研發的中國公司。此外,按照協議,生產的芯片只面向中國市場銷售。
但今年6月初,AMD CEO 蘇姿豐(Lisa Su)公開對外表示,不再向中國公司授權其新的x86 IP產品。當時有觀點認為是AMD借口中美貿易戰收回技術,如今看來美國商務部制裁中科曙光和天津海光是核心理由。
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與中科曙光之間的關聯尚不明確,更大可能是與打壓中國超算產業相關。
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創建于1951年,是我國最早建立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相結合的大型綜合計算技術研究所,地處江蘇省無錫市。江南計算所研究自2003年研究純國產處理器“申威”。申威并非x86架構處理器,是RISC架構,一位國產芯片研發產業相關人士向《財經》記者評價稱,申威算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化芯片。
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并非第一家受制裁的中國超算機構。2015年,四家中國知名超算研究機構——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和國防科技大學已被美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同時,英特爾與英偉達被禁止向中國4家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出售高端芯片。
當時有人擔心中國蓬勃發展的超算產業因禁運而放慢腳步,然而,2016年,基于國產芯片申威的超級計算機“太湖之光”成為世界上首臺運算速度超過十億億次的超級計算機。
五家被制裁中國公司中,中科曙光受影響可能最大。中科曙光的服務器業務主要依賴英特爾、AMD和英偉達的處理器,將產品切換到天津海光處理器需要時間。
英特爾、英偉達、AMD等美國芯片公司在失去華為這個超級客戶之后,又失去了中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