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一群貨代行業的老手,大多精通貨代相關法律法規,甚至有律師為他們當“參謀”。他們憑借自己多年從事出口貿易和國際貨運的經驗,琢磨出一套貨代詐騙手段,短短幾個月時間瘋狂騙取運費2140萬元!
這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的一起貨代詐騙案,時隔多年回頭再看,依舊讓業界心有余悸!
這群瘋狂的貨代詐騙犯是如何騙取2140萬運費呢? 今天搜航帶大家重新梳理這個案例,希望帶給業界更多的警示!
2010年8月19日下午,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在義烏市人民法院開庭宣判,犯有合同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凌某、彭某、金某等16名犯罪嫌疑人被判有罪。其中6名犯罪嫌疑人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余的則分別判處有期徒刑6年到14年不等。
經過一年多的調查取證,這起利用貨代市場運費月結的行規,行騙二十多次,騙得運費2140萬元人民幣的全國最大貨運代理詐騙案才終于落下帷幕。
老板們感覺被騙了
2008年6月,金華市某貨運代理公司老板楊某和寧波某代理公司老板嚴某到義烏市經偵大隊報案:義烏遠艦進出口公司在一個月里,合計欠下兩家公司100多萬元運費,經多次追討無果,他們覺得可能被騙了。
經警方核查,遠艦公司存在低價攬貨、高買低賣的詐騙嫌疑。義烏市經偵大隊經辦民警王驊向寧波海事法院調取相關資料,結果發現,不僅僅遠艦公司有蹊蹺,義烏的亞通公司、斯斯卡芙公司也有低價攬貨、高買低賣的詐騙嫌疑。
隨著案件的步步深入,貨代騙子們合伙詐騙的事實逐漸清晰。涉案的遠艦、亞通、斯卡芙的背后是同一伙人。
據了解,寧波海事法院受理的浙江省“海事強制令”案件申請到2006年后每年多達一百起,其中一半以上與義烏貨有關。2008年下半年,義烏警方深入調查了一家名為遠艦的中間貨代公司,并找到了已經離職的原經理凌某。
凌某曾與同樣對貨代行業熟悉的金某于2006年4月10日,托人以麥地那公司經理的名義,找到浙江中外運有限公司寧波海運分公司業務員章某。一番利誘和欺騙后,次日就與中外運寧波分公司簽訂協議,委托其出口海運。
此后,便以麥地那公司的名義從市場上及其他公司低價攬貨,然后交給中外運寧波分公司代為出口海運。他們從托運人處收取運費后,拒不向中外運寧波分公司支付。到2006年7月,麥地那公司尚欠中外運寧波分公司運費達人民幣150萬余元。
中外運寧波分公司打其留的5個手機號碼居然全部停機。章某一次次從寧波跑到義烏索要運費哄帶均空手而歸。就這樣,凌某等人輕松掘到了“第一桶金”。
騙子有18家空殼公司
警方調查發現,凌某和金某等人先以他人名義,在上海、杭州、寧波等地注冊了18家空殼的中間貨代公司,接著以公司名義到市場上攬業務,再委托正規的一級貨代公司代為發貨。
剛開始時,他們及時付清運費。合作一段時間后,他們和一級貨代公司談定按月結算方式,簽訂合同。在快到約定的結款時間時,他們便以資金周轉困難等種種理由推托。
因為空殼公司都是正規注冊的,并且說好會還款,警方也初期也只能把案件認定為經濟糾紛。
截至案發時,凌某某等人已騙得運費2000多萬。
初嘗甜頭,幾人又如法炮制,繼續共同詐騙貨物運輸費用。
先出資幾千元,通過代理注冊公司注冊了空殼公司——上?;团d貨物運輸代理有限公司,并以該公司名義支付少量運費,分別誘騙杭州越華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義烏辦事處、上海遠天船務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簽下以循環提單為抵的運費月結《貨運代理合同》,委托這兩家公司出口海運貨物。
接著從市場上及其他公司低價攬貨,之后再將所攬貨柜分別交給上述兩家公司代為出口海運。從托運人處收取運費后,拒不向這兩家公司支付。至案發,凌某等人還欠這兩家公司340多萬元運費。
在此后的兩年多時間里,他們的貨代詐騙隊伍不斷擴大,又吸納了青海、寧夏、福建、黑龍江以及浙江金華等地在義烏的各式加盟。案發后,公安機關共抓捕歸案嫌疑人16名,其中有的竟是剛出校門不久來義烏打工的學生。
他們鉆了法律的“空子”
義烏經偵大隊辦案民警王驊表示,該案件是義烏警方破獲的首起貨代詐騙案件,也是目前為止全國最大的貨運代理詐騙案。
負責此案的金華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說,在此案中,罪犯們利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中的一些條例?!芭e個例子,如果有貨代公司因為他們欠款,把提單扣在手里,讓騙子無法從貨主那里拿到運費時,他們就以貨主的名義,到寧波海事法院申請強制令?!睓z察官介紹說,“這個方法可以讓他們以最小的成本拿回提單,貨代公司無可奈何?!?/p>
事實上,早在2006年初就有上當的貨運公司向警方報案,請求以“詐騙罪對凌偉棟等人立案偵查”。而警方調查后認為,這是拖欠運費的經濟糾紛,未予受理。
但隨后義烏、金華、寧波、杭州、上海等地多家遭到中間貨代公司惡意拖欠運費的一級貨代公司先后到警方報案。同年下半年,義烏警方開始調查這些貨代公司的來龍去脈。通過調查,警方發現有些貨代公司神秘出現又神秘關閉,便將其列入黑名單,而黑名單上的公司都存在運費支付方面的糾紛。
這些公司都以低價承運、再高價委托一級貨代公司運貨,運作模式類似。于是,警方又對2006年以來發生的貨代運費糾紛進行調查,串并偵查,最終鎖定了以凌某為首的10多人。
從2008年11月19日到2009年7月4日,義烏警方和上海虹口警方先后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同案的凌某、吳某、夏某聞訊先后向公安機關投案。2009年1月6日,因犯販賣毒品罪被義烏市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的金某經傳喚到案。隨后,被列入網上追逃的3人也分別被各地警方抓獲,移送義烏警方偵查。
檢察官希望,外貿以及貨運商家要加強防范意識。
這是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貨代詐騙案例,希望大家能從中吸取經驗,對于國際商貿流通發達的一些地區,更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