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方面仍頻頻作出對華不理智舉措。印度的沖動選擇,對中印貿易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近日,中方似乎也給出了一些反擊信號。
據印度《經濟時報》7月27日報道,印度政府的“黑名單”上擬又增加了275款中國應用程序。
《經濟時報》稱,這份尚未公布的名單包括此前“逃過一劫”的絕地求生國際版、字節跳動于今年3月發布的獨立音樂流媒體應用Resso,小米的短視頻應用Zili以及阿里巴巴集團的全球速賣通等。
一名政府高級官員告訴《經濟時報》,印度政府已經草擬了一份包括275款中國應用程序的清單,將檢查其是否存在任何違反印度國家安全和用戶隱私的行為。該官員表示,印度政府的審查將會越來越嚴格,并且有可能禁止更多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在印度開展業務。
據越南海鮮出口商和生產商協會近日報道,印度水產品出口發展局Shaji Baby John表示,該國部分出口商于4月與中國合作伙伴簽署了遠期合同。
然而,在過去的15天里,受到疫情的影響,中國放緩了對印度貨物的清關檢查。目前,貨物清關時間最久達10天,而此前清關只需3天,基于此,成千上萬的印度海鮮容器仍在中國港口等待清關。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考慮到印度病毒情況不容樂觀,中國國內已經出現了海產品上攜帶有病毒的案例,所以對待相關產品中國加大檢疫力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是水產消耗大國,2019年的前11個月,印度向中國出口了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0億元)的海產品,緊接著去年12月,印度就爆出將對水產業增加35億美元的投資,使得出口升至140億美元,而中國正是印度瞄準的主要市場,但現在的局面顯然不利于印度水產的對華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