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
印度電商新規:72小時提交用戶數據,遏制亞馬遜、谷歌等本土稱霸
據外媒報道,印度最新的電子商務政策草案包括一些措施,可以幫助當地初創企業,并對企業如何處理數據實施政府監管。
印度國內掀起了要求降低亞馬遜、谷歌、Facebook等等全球科技巨頭的主導地位的呼聲,而印度政府已經為相關的監管政策體系努力了至少兩年。
印度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擁有5億用戶,并在不斷增長,見證了從在線零售、內容流媒體到信息和數字支付等各個領域的激戰。全球企業在這些領域都處于領先地位,而本土初創企業則尋求同情政府的幫助,政府最近禁止了數十款由中國科技巨頭支持的應用程序。
政策草案指出,一些領先的巨頭公司有控制大部分數據資源的趨勢。
“市場上存在更多的服務提供商符合印度消費者和當地生態系統的利益,這樣的網絡效應不會導致互聯網壟斷企業的誕生,避免少數企業濫用其主導市場地位。”政策中提到。
關于數據存儲在哪里的問題,草案留下了哪些電子商務平臺必須在本地保存信息的問題。
草案稱:“政府將與相關利益相關者協商,確定需要鏡像或本地化的電子商務類別。”在之前的草案中,海外托管數據一直是一個癥結,該草案曾因在幫助本土初創企業而犧牲其他企業的利益方面過于嚴厲而招致批評。
據介紹,電子商務公司將被要求在72小時內向政府提供數據,其中可能包括與國家安全、稅收和法律和秩序有關的信息。
政策草案還表示,將要求電子商務平臺向消費者提供賣家的詳細信息,包括電話號碼、客戶投訴聯系人、電子郵件和地址。該政策稱,對于進口商品,應明確說明原產國和在印度所做工作的價值。
此外,外國電子商務公司提供使用支付代幣的直播服務,應該受到監管,以確保用戶通過正規和受監管的支付渠道進行此類交易。
并且,近日,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工業和國內貿易部(DPIIT)已告知亞馬遜印度和Flipkart等電子商務公司,在其平臺上新發布的產品清單上開始顯示“原產國”,并“盡早”對現有產品進行整改。
來源:億恩網